突发心脏骤停导致台湾音乐人韩贤光去世,运动安全与全民急救知识亟待重视

电影91 3 0

突发心脏骤停导致台湾音乐人韩贤光去世,运动安全与全民急救知识亟待重视。韩贤光,这位享誉台湾的传奇音乐人,以其经典曲目《单身情歌》的制作而闻名,在音乐界备受尊敬。他的突然离世,不仅让乐迷感到震惊,也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对于运动安全和急救知识普及的深刻反思。

突发心脏骤停导致台湾音乐人韩贤光去世,运动安全与全民急救知识亟待重视-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据多家媒体报道,韩贤光在上海参与羽毛球运动时,因心脏骤停突发昏迷,随即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几日抢救无效,最终于5月12日凌晨以67岁高龄辞世。韩贤光的过世,令许多好友感到无比悲痛。著名歌手林志炫在社交上深情悼念,称韩贤光为他的“良师益友”,并表达了对遗憾的感慨。这样的悲剧在体育运动中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运动相关的心脏骤停案例屡有报道,许多生命在运动中戛然而止,令人心痛不已。

2016年欧洲杯上的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同样遭遇心脏骤停,经过医务人员约15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他才逃过一劫。这一成功救治的案例显示了及时施救在生死攸关时刻的重要性。医学研究表明,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手段,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与心肺复苏结合使用,更是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尽管我国逐步加强了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备的配置,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曾明确提出,要推广急救知识,鼓励社会组织和医疗机构开展,以提升公众的急救技能。但目前,AED的普及及有效使用仍存在很大差距,公众对于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也亟待提高。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高达76万,其中超过90%发生在医院外。这一骇人数据不仅突显了心源性猝死的高发,也表明了其预防的重要性。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显预警,若能及时识别前兆如乏力、心慌等症状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将有助于挽救更多生命。

嘉会医院的专家提到,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都是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若发生心脏骤停,施救时的“黄金4分钟”至关重要。随着施救时间的延长,成功救治的概率会显著下降。对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发出提醒,心脏骤停后需尽快实施心肺复苏,避免大脑缺氧导致进一步损伤。

不久前,在印尼举行的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上,一名17岁的小将张志杰因心脏骤停不幸去世。现场医务人员的到达时间延迟或成为救治的关键因素。此事件后,世界羽联出台了相关医疗新规,确保遇到心脏骤停情况时,医生能够迅速介入,为赛事参与者提供第一时间的急救。这一变化显示出运动场所急救机制逐渐备受重视。

尽管AED及心肺复苏的知识愈发被强调,公众实际施救的比例仍远远不足。根据统计,2020年经120救治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仅有17%的旁观者实施了心肺复苏。这意味着,在遭遇突发心脏问题时,很多人并未能及时采取行动。

为此,未来需在全社会范围内更积极地推广和普及AED的使用知识,让这些急救设备不再成为“看得见用不上的”尴尬存在。加强公众急救训练,使每一个人能够在危急时刻成为施救者,将是确保生命安全的关键一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