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屋环游记 Up
- 96分钟
- 剧情,喜剧,动画,冒险
- 2009-08-04上映
- 导演:彼特·道格特 / 鲍勃·彼德森
- 编剧:彼特·道格特 / 鲍勃·彼德森 / 汤姆·麦卡锡
- 制作人:乔纳斯·里维拉
- 主演:爱德华·阿斯纳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乔丹·长井 / 鲍勃·彼德森 / 德尔罗伊·林多
- 国家地区:美国
- 对白语言:英语
- 版本:2D,3D
- 评分:91
剧情简介
该片讲述了一个老人曾经与老伴约定去一座坐落在遥远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却因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强拆自己的老屋时才决定带着屋子一起飞向瀑布,路上与结识的小胖子罗素一起冒险的经历。
已经78岁的气球销售员卡尔·弗雷德里克森自小就迷恋探险故事,曾经希望能成为伟大的探险家。当他还是一个孩子,遇到了有着同样梦想的女孩艾丽,他们一块长大并结婚相伴到老。卡尔与老伴艾丽拥有共同的愿望——去南美洲失落的“天堂瀑布”探险。然而,老伴的去世让原本不善言的卡尔变得性格怪僻,更加的沉默寡言起来。这时候,政府计划要在卡尔所住的地方重新建造,而卡尔不愿意离开拥有和妻子美好记忆的屋子。正当政府打算将他送到养老院时,他决定实现他和他妻子毕生的愿望。不过,他并不是打算一个人去,而是和他的屋子一起去,因为卡尔在屋顶上系上成千上万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
当遮掩气球的帐篷掀开时,色彩斑斓的气球全部腾飞起来,将卡尔的屋子平地拨起并共同飞向空中。正当他独自享受这伟大之旅时,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结果他发现他最大的“恶梦”就在屋外——一个过分乐观,自称为“荒野探险家”的8岁小男孩罗素。但一切已为时已晚,卡尔不得不带上小男孩一起踏上这惊险刺激的探险之旅。
花絮
1.《飞屋环游记》是继《超人总动员》后皮克斯第二部以人类为主角,并被定为PG级的影片。2.《飞屋环游记》是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片中,自2003年《海底总动员》之后,第一部非2.40:1高宽比的电影。
3.在迈克·吉亚奇诺制作音乐的影片里,《飞屋环游记》是第一部非布拉德·伯德导演的电影,此前的作品都是两人合作。
4.《飞屋环游记》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第一部3D电影作为开幕式影片。
5.导演彼特·道格特在创作本片的时候参考了以下作品:《青蛙卡米特布偶秀》;宫崎骏的动画如《风之谷》、《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迪士尼的早期动画如《小飞象》、《小飞侠》、《绿野仙踪》等。事实上《绿野仙踪》对整个创作组影响最深,他们费了很大劲才让本片不那么像《绿野仙踪》。
6.电影里罗素和卡尔谈论家庭的时候,参考了1970年的电视剧《玛丽·泰勒·摩尔秀》的对白。此剧讲述的是都市女性的故事,也是《欲望都市》、《绝望主妇》等片的启蒙。
7.罗素这个角色是皮克斯第一次启用亚裔配音演员,他是日美混血乔丹·长井。
8.影片开始时,卡尔缓缓醒来,他的床边有几个药瓶,其中一个上面写着“Luxo”,这个其实是皮克斯片头那个跳跳灯的名字。
9.影片里出现的仙境瀑布虽然在现实里并不存在,但实际上影片主创是参考了世界上最高的瀑布,即委内瑞拉的安赫尔瀑布来进行创作。
10.当卡尔看着电视,而罗素敲门的时候,他是在看家庭购物频道。
11.道格的那些“点”的形状很有意思,它的整个尾巴、背部和头部在一条直线上。而他的姿势与迪士尼动画《米老鼠》里的宠物狗布鲁托有相同之处,此外,道格的毛色也是借鉴布鲁托的。
12.按照约翰·拉岑贝格在每一部皮克斯影片中都会给一个角色配音的传统,这一次约翰·拉岑贝格给一个和卡尔吵架的工人配了音。
13.在某些剧院里,放映正片之前还放映了特别制作的短片《暴力云与送子鹳》。
14.卡尔的屋子第一次升空的时候,在地面上一个看屋子升起来的小女孩家中出现了《顽皮跳跳灯》中的小球以及《玩具总动员》中的披萨星球卡车。而“A113”也作为了法庭的代号出现。这个号码其实是皮克斯的导演在加州艺术学院工作的时候的工作室号码。这三个元素几乎在每部皮克斯的影片里都出现过。
15.查尔斯·穆兹的狗队里,除了道格,其余的狗都是以希腊字母来命名的。
16.卡尔闹钟上的数字是芝加哥字体——这是皮克斯为了纪念苹果公司而设置的,因为苹果电脑使用的第一种字体就是芝加哥字体。
17.影片里出现的飞行员小狗所讲的广播和《星球大战》里出现的一样,但是“红色中队”变成了“灰色中队”,意思是狗是色盲。
18.卡尔的形象糅合了斯宾塞·屈塞、沃尔特·马修两个演员,以及大街上常见的普通老爷爷的形象。
19.电影结尾时出现的Fenton's Ice Creamery,在现实当中是存在的,两个工厂都在加州,也都靠近皮克斯的爱莫利维尔总部。对于这么大的广告,迪士尼和皮克斯却没有要求任何回报。
获奖记录
年份/届数 | 奖项 | 类别 | 结果 | 受奖者 |
---|---|---|---|---|
2010/第67届 | 金球奖 | 最佳原创音乐 | 获奖 | 迈克·吉亚奇诺 |
最佳动画片 | 获奖 | 彼特·道格特、鲍勃·彼得森 | ||
2010/第37届 | 安妮奖 | 最佳动画长片 | 获奖 | 彼特·道格特、鲍勃·彼得森 |
最佳动画导演 | 获奖 | 彼特·道格特 | ||
最佳动画效果 | 提名 | Eric Froemling | ||
最佳动画角色 | 提名 | Daniel Nguyen | ||
最佳动画设计 | 提名 | Daniel Nguyen | ||
最佳动画音乐 | 提名 | 迈克·吉亚奇诺 | ||
最佳动画分镜 | 提名 | Ronnie Del Carmen、Peter Sohn | ||
最佳动画剧本 | 提名 | 彼特·道格特、鲍勃·彼得森、托马斯·麦卡锡 | ||
2010/第63届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动画长片 | 获奖 | 彼特·道格特、鲍勃·彼得森 |
最佳音乐 | 获奖 | 迈克尔·吉亚奇诺 | ||
最佳声音 | 提名 | Michael Silvers、Tom Myers、Michael Semanick | ||
最佳原创剧本 | 提名 | 彼特·道格特、鲍勃·彼得森、托马斯·麦卡锡 | ||
2010/第82届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动画长片 | 获奖 | 彼特·道格特、鲍勃·彼得森 |
最佳配乐 | 获奖 | 迈克·吉亚奇诺 | ||
最佳影片 | 提名 | 乔纳斯·里维拉 | ||
最佳原创剧本 | 提名 | 彼特·道格特、鲍勃·彼得森、托马斯·麦卡锡 | ||
最佳音效剪辑 | 提名 | Michael Silvers、Tom Myers |
海报剧照
真实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