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里琉岛争夺战(贝里琉岛战役电影名字)

电影91 16 0

海军陆战队国家博物馆称之为"海军陆战队在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但双方争吵归争吵,美国陆军和海军并不像日本陆军和海军那样内部矛盾不可调和。为了有效减少伤亡,美军首先将战舰排开,在飞机的配合下对小小的贝里琉岛进行了长达3天的地毯式炮击轰炸。日军则在贝里琉岛战役中,把复合工事防御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虽然战败,却极大地重创了美军登陆部队。

贝里琉岛争夺战(贝里琉岛战役电影名字)-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贝里琉岛战役:一万多日军最后只剩30人答贝里琉岛战役:一万多日军最后只剩3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血腥的战争之中,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并在中国战场投入大规模的...

今天百视网小编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贝里琉岛战役的电影,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贝里琉岛战役:一万多日军最后只剩30人

贝里琉岛战役:一万多日军最后只剩3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血腥的战争之中,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并在中国战场投入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4,与此同时,日本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不断地恶劣,日本在国际上被孤立,英国和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经济制裁,断绝了它战争物资的输入,而日本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资源非常的匮乏,为了寻找外围突破,于是日本发动了偷袭珍珠港的事变。而珍珠港事变也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正式开始。

随机美国宣布正式对日本作战,虽然日本和美国在军事实力上非常的悬殊,但是日军秉承着军国主义精神,将士们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所以美军遭遇到日军,依然是很难打,而贝里琉岛战役,绝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场,贝里琉岛战役,也被称为和棋2号行动, 美军和日军遭遇在帕劳贝里琉岛。

美军方面的指挥官是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威廉·鲁佩图斯少将 ,他预计在4天内能够攻占该岛。而事实上这场战争打了两个多月,大大出乎了预料,绝对是一场激烈又残酷的战争。

日军从过去的夺岛战役里总结出经验,想出了一套全新的防御方案,不是一味地采用自杀性的冲锋,而是结合岛上的地理方位,建立了一套适合贝里琉岛的防御方案,可以说这次的防御是非常完美的,并且日军时刻准备着迎接美军的准备,而美军的装备优势又是不容小觑的,美军有着最新的战舰和炮弹,集中了火力在岛上轰炸,这个岛只有6平方英里大,在如此密集的轰炸下,日军依然有力气实行反击,可以看出日本军队的可怕。

日军没有像以前一样,冲出来实行反击,而是仗着自己修筑的公事和坑道,隐藏自己,躲过了轰炸,而且布置了大量的狙击手,在暗处实行狙杀。

在轰炸过后,美军战队开始了登陆,一上来就遭到了强烈的反攻,美军一时间损失非常的惨重,但在美军的不断努力下不断的逼近岛屿内部,作战状况非常的激烈,美军的第1师竟然无力再战,由美军81步兵师接替继续作战,仍然是伤亡非常的惨重,双方的士兵都抱着誓死的决心,尸体就像一排排虫子一样的倒下,而双方都没有退却的意思,终于在1944年11月27日,美军拿下了贝里琉岛,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美军的伤亡在一万人左右,而日本守岛部队全部阵亡,无数人的生命都葬送在这座岛上,这场战役被称为太平洋战争最残酷的一场。至今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战役之一,因为贝里琉岛在整个美军的“跳岛战术”中,其实战略价值并不大,而且阵亡人数很高,但从参战人数来讲,贝里琉战役的伤亡率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争中最高的。海军陆战队国家博物馆称之为"海军陆战队在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

老鼠都死三回的惨烈夺岛战役!进军日本无法绕过的“地狱小岛”

1944年是美军反攻太平洋经历战事最激烈的一年,当时美军刚刚取得塞班岛战役的胜利,士气正旺。但在当年夏天,美军内部高层就关于美军太平洋战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出现了分歧: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将领认为应当占领菲律宾以及冲绳岛,并以此为跳板,最终总攻日本本土。

但是以海军上将尼米兹为首的一群将领认为,应该避开菲律宾,直接攻击冲绳岛。但双方争吵归争吵,美国陆军和海军并不像日本陆军和海军那样内部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经过协商之后,美军发现不管采用哪位将军的方案,都必定会经过贝里琉岛,因此贝里琉岛的战略地位大大提升。

贝里琉岛只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岛,面积只有13平方公里。而日军在贝里琉岛的最高指挥官是中川州男大佐,麾下是日军最精锐的第14师团人员总计5388人,日军是第14师团是日军17个甲级师团中的一个,日军14师团在中国参加了保定会战和太原会战。

1940年调往中国东北地区屯兵,该师团主力第二联队后来才被部署在贝里琉岛防守。另外岛上还有日本海军部队约5320人,因此贝里琉的日军人员总计:10708人,日军武器装备有步枪5066支,轻机枪200挺,重机枪58挺,13mm至150mm各种山炮步兵炮迫击炮机关炮200门,95式轻战车16辆。

1944年9月美军代号""胶着行动II"正式开始,攻打贝里硫岛的美军参战部队有:第1军陆战师24234名,第81步兵师19741名,其他部队4765名。总计48740名。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指挥官杰西·奥登道夫少将集结了一支庞大海军,包括11艘航母、3艘重型战列舰和25艘巡洋舰,浩浩荡荡地开向贝里琉岛。

为了有效减少伤亡,美军首先将战舰排开,在飞机的配合下对小小的贝里琉岛进行了长达3天的地毯式炮击轰炸。这种舰炮火力的密集程度,已经足够岛上的老鼠死上三回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师长威廉·鲁佩图斯少将 ,预计在4天内就能攻占该岛。

然而,由于日军诡异的防御工事和顽强抵抗却给了信心十足的美军“当头一棒”,预计四天的战役却整整打了两个月之久。准备登陆时美国大兵感叹到:“一个如此之小的岛礁经过这么多天的炮轰,这个岛好像几乎要沉没了,不可能有日军活着。”

然而美军陆战队士兵刚到海滩,日军各个隐藏的碉堡火力就全开,日军150毫米炮成为这场屠杀的主角。当时日军主要装备的重型野战炮是日本在1937年制造成功的96式精准口径149.1毫米L23野战炮,该火炮最大射程11.90公里,该型火炮是比较轻便的重型火炮,可以发射榴弹,和穿甲弹。

贝里琉岛战役实际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战役,耗时之长,伤亡之大,物资消耗之严重都是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军在该岛消耗的弹药实际远超过硫磺岛,在弹药消耗方面美军在11月27日以前仅美军陆战1师的步兵弹药就消耗了2200美吨,美军前后消耗弹药共达40000多吨。

而且美方人员伤亡也非常严重,仅到1944年10月12日,美军宣布贝里琉岛战斗结束时,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就伤亡了10000多人,其中阵亡1950人,伤8500人,伤亡比例达该师总兵力的60%。

而到1944年11月27日美军正式宣布完全占领贝里琉岛时,连同美81师等部队,美军总伤亡已经近13000人,连同昂格尔岛的战斗整个帕劳战斗据信美军地面兵力总伤亡接近15000人,而日军的贝里琉岛守备队含1947年缴械的士兵只有不到200人生还。

贝里琉岛战役结果可以说一度让日军“引以为豪”,而且日军守岛官兵非常顽固,据说还有34名日军一直躲在岛上坚持顽抗,直到二战结束后的1947年4月他们才从岛上出来投降。

而贝里琉岛战役除了惨烈之外,最重要的争论焦点在于它是否有足够的战略价值:美军付出巨大代价才占领的岛上机场,其实在后来根本没有什么用处,甚至这个岛也没有作为美军的集结地。只是帕劳群岛北边有一个加罗林群岛,那里的环状珊瑚岛被用作进攻冲绳的跳板,仅此而已。

不过虽然至今很多人依然认为此岛的战略价值其实不大,但成了双方争夺的“地狱小岛”却是事实,一向惜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此战伤亡率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最高的。此战也让美军见识到了日军真正精锐部队的可怕,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美军后来做出了蛙跳直接攻击冲绳的决定。

日军则在贝里琉岛战役中,把复合工事防御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虽然战败,却极大地重创了美军登陆部队。而贝里琉岛战役对美军来说最有用的地方,也就是让美军积累了很多夺岛经验:学习有效攻占复合防御工事和严密防守的岛屿,以减少登陆人员伤亡。

《 历史 杂谈驿站》

斯大林格勒会战,硫磺岛战役,贝里流岛,冲绳岛,北非战场,这几个哪个战斗最惨烈!

北非战场主要是坦克作战,英国主力十字军坦克与德国豹式坦克的较量,由于英国十字远征军数量远远多于德军坦克,最后德军撤退了,北非战场死亡的人数并不算多,但是坦克是损失最多的。

鼻角头是贝里琉岛战役中美军和日军打的最激烈的地方,历史资料上说这里是太平洋战场上打的最激烈的地方,但只是激烈,参战人数并不是最多。

斯大林格勒会战可谓是欧洲战场上打的最惨烈的战斗,苏军其实有大量部队,几乎可以和全部德军抗衡,但是一半的部队都集结在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根本来不及支援斯大林格勒,俄国人拼死才保住了斯大林格勒,几乎就是人堆上去的。

硫磺岛战役应该才是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打的最惨烈的一次,火炮,狙击手,战术轰炸,坦克全都用上了,伤亡人数之多,算得上太平洋战场上的最惨烈。

冲绳岛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大规模的登陆战,美军用的是突袭战术,最后大获成功,不是太惨烈,但是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军事价值。

贝里琉岛的贝里琉岛战役

1944年9月至11月间的贝里琉岛战役,代号胶着行动II”,是二战时期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最血腥最激烈的一场战役.战斗初期美军只派遣了第一陆战师,后续又增援了第八十一步兵师,就为了占领这个小珊瑚岛上的机场.美军第一陆战师的指挥官William Rupertus少将预言将在4天内完全占领贝里琉岛,而实际上因为日军完善的防御工事体系和强硬的抵抗,这场战役一共打了两个多月才结束.最终,作为太平洋战争中美日双方伤亡率最高的一场攻防战,它成为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战役之一。

背景

1944年夏,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西南和中部取得连连胜利,使得战争离日本本土越来越近,当时美军轰炸机已经可以直接轰炸日本本土.此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来打击日本帝国.一种是麦克阿瑟将军提出的先重占菲律宾,然后再占领冲绳作为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计划;海军上将切斯特.尼米兹则认为应该绕过菲律宾,直接攻占冲绳和福尔摩沙并将其作为集结点,做为以后进入中国大陆和攻击日本南端岛屿的跳板。

虽然路线有所不同,但很巧的是两种方案里都有贝里琉岛,所以当时美军第一陆战师已经被任命担当进攻部队.为了平息参谋部意见上的分歧,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飞到珍珠港与两位指挥官见面,一同探讨这两套方案.最终, 麦克阿瑟的方案得到了.但是在麦克阿瑟准备重占菲律宾之前为了确保右翼的安全,把帕劳群岛特别是贝里琉岛和昂奥尔岛定为必须占领的战略要点.这种想法在发动贝里琉岛战役之前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后来人们甚至认为攻占贝里琉岛完全没有必要。

日军方面

1944年夏,帕劳群岛已经被将近三万名日本士兵占据;其中有一万一千人在贝里琉岛,其中包括日本关东军第十四师团,还有一些韩国和冲绳的劳工.第二联队联队长中川州男大佐是防御准备工作的指挥官。

日军从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的失败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反两栖作战岛屿防御方案,他们放弃了早期的海滩周边防御和鲁莽的万岁冲锋,采用将岛屿地势复杂化的蜂巢式系统建构了内岛防御链,彻底把猛打猛冲变成了对美军的持续消耗战.中川州男利用崎岖的地形,建筑了一套由加强掩体,山洞和地道组成的复合式防御系统。

日军的主要防守工事在贝里琉岛的制高点 - Umurbrogol山 - 一个由丘陵和悬崖峭壁构成的小山.在Umurbrogol山顶可以看到岛上大部分区域,包括南边的机场.Umurbrogol山上有500多个石灰石山洞,彼此之间还有通道相连.这些山洞多由矿工挖凿出来,继而被日军建筑成防御工事.工兵在洞口安装了滑动式装甲铁门,用于架设大炮和机枪.日军还在山上其他地方修筑工事,安放了81mm和150mm迫击炮,20mm双联机关炮,配备了反坦克和防空小分队.为了防御火焰喷射器和手榴弹,日军驻守的山洞入口通道都是向上的斜坡.这些山洞和碉堡组成了一套巨大的,遍布整个ppl中央地区的防御系统,便于日军战术撤退和重占这些区域,并且巩固了防线。

日军在滩头也用尽了地势的优势.贝里琉岛北部尽头有一个9.1米高的海岬,正好俯览下面的登陆滩头.这里后来被美军称作点.在这块小小的海岬上,日军架构了一门47mm反坦克炮和6门20mm双连机关炮,并且堵上了入口,仅留了一条作为机枪口缝隙.日军还在3公里外的另一处登陆滩头上建造了类似的工事. 在登陆滩头上,日军埋下了数千枚地雷和重型炮弹,这些经过改造后的爆炸物只要有人或装甲车辆在上面走过就会爆炸.最后,日军在滩头上留下了一个大队(营) 抵抗登陆的美军,但实际上这些日军的主要工作是延缓美军的登陆,然后再把他们引到岛内日军的防御工事前。

日军陆军第14兵团指挥官:中川州男

美军方面

和日军截然相反,美军用激烈的手段警告敌人了他们即将登陆.他们在太平洋战争里的登陆计划几乎完全没有改变过.按照计划,美军选择了在贝里琉岛西南海滩登陆,因为那里离贝里琉岛南部的机场最近.计划是这样的:陆战师一团在Chesty Puller的带领下从贝里琉岛岛最北端登陆;Harold Harris的第五团在中部登陆;Herman Hanneken则率领七团从最南端登陆.第十一炮兵团紧随步兵后登陆.登陆后一团和七团向岛中央推进并保护五团的两翼,以确保五团占领机场的任务.而五团的人则向东推进,把贝里琉岛一分为二.一团的士兵向南挺进攻占Umurbrogol山;七团的士兵则将南部区域里的日军歼灭.只有一个营的军力和第八十一步兵师的部分士兵(剩下的在贝里琉岛南边的昂奥尔岛)作后备。】

美军第一陆战师指挥官:William Rupertus

登陆前

9月4日,海军从距离3,400公里的Pavuvu出发前往贝里琉岛.潜水爆破组先把海岸附近的障碍物清除,9月12日美军舰船正式开始对贝里琉岛的轰炸。

参加这次轰炸行动的美军战舰有: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 马里兰号,密西西比号和爱达荷号,重型巡洋舰哥伦布号,印第安纳波利斯号,路易斯维尔号,明尼阿波利斯号和波特兰号;轻巡洋舰克利夫兰号,丹佛号和火奴鲁鲁号;另外还有三艘航母和5艘轻型航母,共向这个六平方英里的小岛发射了519发410mm炮弹,1845发360mm炮弹,1793枚500磅的炸弹和 73412发.50口径子弹。

美军认为这次轰炸行动很成功,海军少将Jesse Oldendorf声称海军已经找不到可以打击的目标了.实际上,绝大部分岛上的日军完全没有遭到任何伤害,连驻守在滩头的日军大队都几乎没有受到损失. 在这次行动中,日军使用了不同与以往的开火策略以避免暴露自己.结果美军的轰炸只把岛上机场里的建筑物和飞机炸烂了,而日军士兵则躲在掩体和工事下等待着美军的登陆。

战役:登陆

美军陆战队于9月15日早上8点32分开始登陆作战.第一陆战团在北部白滩上登陆,同时五团和七团的士兵从中部和南部的橙滩上登陆.当登陆艇接近海滩的时候,日军打开掩体的铁门,一时间重型火炮齐鸣.海岬上的日军对美军不断地发射47mm反坦克炮和20mm双联机炮.头三波还好,而后面的人如临炼狱.(Pfc. Marcel (Sal) M. Baldinger,隶属第一陆战师五团三营1053排,第一波登陆橙滩的美军士兵之一)到了9点30分,日军共击毁60辆履带式登陆车和DUKW两栖装甲车。

与此同时,一团的士兵很快就在点那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指挥官Chesty Puller勉强躲过了一发正中他乘坐的履带登陆车的高速炮弹.他的通讯组也在登陆之前被一发47mm反坦克炮弹打没了.七团在南边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 他们的右翼遭到炮火猛烈的袭击,很多履带式登陆车再没登陆前就被击毁,结果士兵们在深至胸口甚至没顶的海水中被日军的机枪狠狠的犁过好几遍.伤亡率高的吓人,勉强活着爬上岸的士兵中有很多人都把枪械装备丢掉了。

相较之下五团的战绩最好,因为他们离左右翼的重型炮火最远.当他们推进到机场的时候遭遇了中川的第一波反击.日军的坦克冲过机场迫使美军后退,但很快就遭到美军的坦克,榴弹炮,舰炮和轰炸机的袭击.中川不多的坦克和随行步兵很快就被消灭了。

15日结束的时候,美军占领了2英里宽的海滩.他们从南边向岛内推进了一英里,但是北边的第一团则没这么幸运,他们被点上猛烈的炮火打的挪不了窝.当日美军伤亡1100人,200人战死,900人受伤.美军指挥官仍然乐观的认为日军就要被消灭了,因为他们的防线已经被突破 - 他根本没注意到日军已经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

机场/南贝里琉岛

第二天,五团开始占领机场并向东部推进.美军虽然迅速穿过被北边高地上火炮轰炸的机场,但伤亡依然非常惨重.占领机场后,他们快速向东推进,把南边的日军留给七团消灭.而南边地区是美日双方争夺战打的最激烈的地方,日军仍占据着大量的碉堡.当时气温高达摄氏46°,美军很快就因为高温而筋疲力尽,开始大量伤亡.更糟糕的是,美军唯一的水源也被油料污染了.尽管如此,到了第八天,五团和七团的士兵依然完成了他们任务,占据了贝里琉岛的南部和机场。

在登陆后的第三天美军就开始使用岛上被占领的日军机场.蚂蚱(VMO-1)开始空中侦查确认地面炮火和舰炮的目标.到了11月26日(登陆后第11天),VMF-114(海盗)在机场的停机坪上降落,并且开始对贝里琉岛上的日军开始轰炸.VMF-114发射的火箭为步兵炸开日军的掩体,并且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第二次使用了固体汽油弹.固体汽油弹有效的烧光了目标地区的植被,露出了日军掩体的入口,并且消灭了一部分日军。

在点上日军的要塞造成了美军大量的伤亡.一团团长Puller命令三营K连的指挥官George Hunt上尉攻占这个据点.当时George Hunt缺乏补给,并且在还没上岸之前就失去了大多数的机枪;他的一个排在工事之间脆弱的区域被压制了整整一天.剩下的人也限于极度危险之中 - 日军在他们的战线中打开了一个窟窿,切断了连队的右翼.不过很快一个步枪排开始逐个击破日军的据点.在烟幕弹的掩护下,他们用枪榴弹摧毁了日军一个又一个的掩体.当6个20mm双联机炮被摧毁后,一名排长中尉用烟幕弹弄瞎了47mm反坦克炮所在的山洞,随即一名下士从山洞的缝隙中扔进了一颗手雷.手雷引爆了47mm炮弹,迫使洞里的日军冲出来.这些日军被全部击毙。

K连占领了点之后中川立刻开始反击战,力图重新占领这宝贵的战略据点.在之后的30个小时里,这支孤独的连队在缺乏弹药和饮用水的情况下抵御了日军四波进攻,最后士兵不得不和日军进行肉搏.等到援军来到的时候,这支连队仅剩18人,在进攻和防守点的过程中共伤亡157人。

Ngesebus岛

第五团在占领了机场后被派遣去攻占贝里琉岛北边一个更小的岛 - Ngesebus岛.这个岛上有很多日军地面火炮,还有一个正在修建的机场.连接这个小岛和贝里琉岛的是一条堤道,但是五团的指挥官Bucky Harris认为从堤道过去会给日军创造进攻机会,所以他选择了岸对岸两栖登陆.9月28日他在登陆之前先安排了一次轰炸:150mm榴弹炮,舰炮,第十一团的火箭,VMF-114机枪俯冲,还有履带登陆车75mm的火炮一齐砸在了这个小岛上.和之前海军对贝里琉岛的轰炸不同,这次的狂轰滥炸成功的消灭了岛上大多数日军.美军登陆后虽然仍然遭到山洞和掩体里日军的反抗,但是小岛很快被美军占领.整个过程美军共死15人伤33人,日军伤亡470人。

血腥鼻头岭

第一团在占领了点之后,向Umurbrogol的制高点血腥鼻头岭(注:这是美军起的名字)推进.指挥官 Puller带领他的士兵对这个高点发动了多次攻击,但是很快都被击退.第一团被困在两座山脊的中间,日军在山脊上的交叉火力让美军的伤亡越来越大.而且,日军只有在能够造成大量伤亡的情况下才开火;当美军伤亡越来越厉害的时候,日军的狙击手开始狙杀抬担架的美军士兵.他们知道,只要抬担架的士兵倒下就会有新的士兵补缺,这样日军就可以慢慢的消耗美军兵力.除此之外,日军还趁夜色偷袭美军的散兵坑.美军只好挖可以容下两个人的散兵坑,这样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可以放哨。

血腥鼻头岭上最血腥的一场战斗发生在一团一营攻击100号高地的时候.指挥官Raymond Davis少校在6天的战斗中共损失了71%的手下.Everett Pope上尉和他的连队深入渗透到山脊中,率领他仅剩的90人攻占他认为的100号高地.一整天的血腥战斗后他终于到达了他认为的制高点,但实际上那只是血腥鼻头上的被更多日军占据的另一处山脊.被困在山脊上的Pope建筑了一小块防御区,在这里他的连队整晚被日军进攻,他的士兵很快就用光了子弹, 后来不得已只能用匕首和拳头与日军搏斗,甚至用珊瑚礁和空弹药箱来砸日军.最后,Pope和他的士兵终于撑到了天亮.当他们被护送撤离的时候,整个连队只剩下9个活人.Pope上尉因为此役而获得了荣誉勋章。

最终日军对Puller的第一团造成了60%的伤亡 - 这支大约3000人的部队死伤1749人.Umurbrogol山脊的血腥战斗持续了6天之后,第三两栖作战军团总司令Roy Geiger将军派遣第八十一步兵师的部分士兵到贝里琉岛,替换第一团.9月23日,第八十一步兵师的321团战斗梯队在贝里琉岛西边的沙滩上登陆.这里也是Umurbrogol山的最北端.321团,五团和七团同时对Umurbrogol山发动进攻,但是伤亡也非常大.截止10月中,五团和七团在进攻 Umurbrogol山的过程中伤亡已经过半.Geiger决定撤出整个第一陆战师,同时派更多的第八十一步兵师团登岛.第323团的战斗梯队于10月 15日登陆;到了10月的第三个星期,所有陆战队士兵撤回了Pavuvu.步兵师的士兵在血腥鼻头岭和残余的日军又战斗了一个月,才完全占领了贝里琉岛.最后,日军弹尽粮绝,中川向总部发送电报樱,樱(意为万名士兵战死,犹如樱花飘落),烧掉军旗和机密文件后切腹自杀.他因此役在死后被连升两级成为陆军中将.中川在守备贝里琉岛的过程中获得日军守备总部11道慰问状,全军通报陆海军最高指挥官的感谢状,很是风光.死后连升两级也是异类,冲绳守备司令牛岛满死后也只晋升了一级。

结果

在 Umurbrogol山与日军的战斗被认为是美军在整个二战中最艰苦的一场.第一陆战师在贝里琉岛战役中严重受创,一直待命整编,直到1945年4月1日冲绳战役的时候才重新回到战场.第一陆战师在贝里琉岛的一个月中伤亡总数超过6500人,占整个师部的1/3.在攻占贝里琉岛的过程中第八十一步兵师的伤亡总数也在3000人。(此役日军守岛部队阵亡:9838人被俘446 人。美军参战的4.2 万中1684人阵亡,7160人受伤)

争论

贝里琉岛战役的争论焦点在于它是否有足够的战略价值.岛上的机场在美军攻打菲律宾的时候基本没排上什么用场;这个岛后来也没有作为集结地;在帕劳群岛的北边有个Caroline群岛,其中的Ulithi环状珊瑚岛被用作进攻冲绳的跳板.另外,由于Rupertus的4天占领预言,当时只有6名记者来到这个岛上随美军采访,结果这场战役连新闻报道都很少.在麦克阿瑟重占菲律宾和盟军攻进德国这些大新闻的阴影下,贝里琉岛战役变得默默无闻.有人说这场战役最有用的地方就在于让美军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何有效的攻占复合防御工事严密防守的日占岛屿.日军则在硫磺岛和冲绳战役中把这种复合工事防御战术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让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受到沉重打击。

在海军上将William F. Halsey的建议下,美军最终放弃攻占帕劳群岛的雅浦岛.实际上当初Halsey建议美军取消登陆贝里琉岛和昂奥尔岛转而攻占莱特岛.但是Halsey 的建议被尼米兹上将驳回。

二战1945年日本投降了,太平洋战争为啥打到1947年?

帕劳是一个很美丽的国家,不只蓝天沙滩,水上水下的风光也很惊人,一座座的小岛环绕着平静的海洋,身在其中有一种与世无争感。

帕劳有一条公路,连接两个主要岛屿,人口最多的柯罗和最大岛巴贝图阿普,大多数去帕劳玩的人都只去这两个岛。

帕劳是没有军队的,只有警察,海上警察每年都和美军、日本的海上保安厅进行演训或交流。

目前帕劳警方的海上船只,几乎都是外国所捐赠,不过美丽的帕劳也曾经被太平洋战争的战火蹂躏,苦主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南部,颇受潜水者热爱的贝里琉。

这里曾经经历战火,两军鏖战73天,损失都非常惨重。

只是美军攻陷贝里琉后,只把这里当作菲律宾的侧翼,并没有在此进行明确的战略规划,因此贝里琉战役被认为是太平洋战争中激烈,却也相对没有意义的一场战役。

倒是日军此役初试以地形优势诱敌深入的洞穴作战来取代滩岸决战,虽然打输,却也让美军损失惨重,旷日费时,这个战法遂成为后续作战时日军的主要战术,在硫磺岛、冲绳战役中都采取类似手段。

贝里琉战事的起因,源于1944年美军在太平洋上吹响反攻号角,虽然

战役损失都很惨重,但连战连捷,马里亚纳作战之后,美军信心十足,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两支部队开始讨论攻击日本本土的作战方式。麦克阿瑟主张先占领菲律宾,尼米兹则觉得台湾比较适当,但无论选菲律宾或者台湾,就在菲律宾旁边的帕劳,都被认为是必须优先抢占的重要侧翼防卫基地。

美军选择帕劳南侧的贝里琉岛为主战场,这个岛上有机场,占领它可以有效避免日军从这里起飞空袭在菲律宾的海军陆战队。日军在这里的指挥官是中川州男上校,他手上大约有一万名士兵。中川一改过去日军在海滩歼击敌人的水际作战,只在海边部署了少数兵力,而把主力都放在贝里琉岛内四通八达的洞窟内。

美军一如往常,登陆作战前会先遣调战舰炮轰岛屿,13艘船、加上飞机连续炮击、轰炸贝里琉三天,但日军几乎都躲在山洞里,因此三天的轰击并没有造成太大效果。1944年9月15日,美军开始登陆,真正的作战才开始。这个

美军认为四天可以攻陷的岛屿,四通八达的山洞却发挥了惊人的效果,日军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游击战法,神出鬼没让登陆的美军得随时处于警戒,神经紧张。

日军的行动,迫使美军只能采取陆空联合作战,由飞机引导炮火攻击,再让登陆部队采取火焰攻势直捣山洞,才勉强占下了几个据点。但

经历两个多月,攻击的美军毕竟兵强马壮,补给充足,尤其占领贝里琉的制高点后,中川失去优势,几度反攻无效,最后全军终于在11月24日力尽战死,中川也自杀,临死前向大本营发出“SAKURA SAKURA”(樱花樱花)诀别电报,表达将全员玉碎的意志,还写下变成鬼也要跟美军拼到底之类的遗言。

事实上,贝里琉岛上的战争,并没有因为中川战死而结束,由于贝里琉岛上实在太多山洞,美军扫荡了很久,还是无法把战场彻底清理完成。贝里琉岛上由山口永少尉领导的最后34名日军,一直打到1947年4月22日,战争都结束近两年,才在美军要求旧日军将领的协调下,放下武器投降,贝里琉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个结束的战场。

电影《血战太平洋》剧情简介及其它资料

《血战太平洋》是由HBO电视台制作的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迷你剧,被称为另一部HBO的经典战争剧《兄弟连》的姐妹篇。《兄弟连》主要讲述美军在欧洲战场的遭遇,而《血战太平洋》主要讲述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战事。虽然两部剧中的主人公没有联系,但是由于《血战太平洋》剧组仍然以《兄弟连》原班主创打造——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大牌影星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作为领衔制作人,其他编剧导演也多为《兄弟连》的班底。故事背景 关于贝里琉岛战役 贝里琉岛是靠近关岛的一个珊瑚岛,面积很小。贝里琉岛战役发生在1944年9月,当时美军11艘航空母舰 贝里琉岛丛林是展现太平洋战争恐怖绝佳地点起飞了400架舰载机,伙同贝里琉岛海面上美军3艘战舰,25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连续3天对这个驻满日本军的小岛进行轰炸。炸完之后,美军海军陆战队登陆部队士兵们抱着轻松心情准备上去收拾残局,没想到日军全部躲在地洞里,轰炸一点作用也没有,而日军此时正准备妥当,而登陆的美军,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往鬼门关里走去…… 剧中战役包括1942年8月——1943年2月惨烈的瓜达卡纳尔岛战役,1943年11月——1944年3月发生的布干维尔岛战役,1943年11月发生的格洛斯特角(Cape Gloucester)登陆战,1944年发生的贝里琉岛(Peleliu)争夺战,和1945年4月1日——6月21日发生的冲绳岛(Okinawa)战役。还有巴斯隆参加的1945年2月16日——3月26日发生的硫磺岛(Iwo Jima)战役。故事将结束于对日作战胜利日(1945年8月15日)。 创作过程 《血战太平洋》是由HBO电视台制作的一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迷你剧,被称为另一部HBO的经典战争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与汤姆·汉克斯强强联手剧《兄弟连》的姐妹篇。《兄弟连》主要讲述美军在欧洲战场的遭遇,而《血战太平洋》主要讲述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战事。虽然两部剧中的主人公没有联系,但是由于《血战太平洋》剧组仍然以《兄弟连》原班主创打造——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大牌影星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作为领衔制作人,其他编剧导演也多为《兄弟连》的班底。 这部剧以莱基(Leckie)、斯莱治(Eugene)和巴斯隆(Basilone)三个海军陆战队士兵的视角展现整个太平洋战场。莱基和斯莱治两人的经历都写在各自出版的自传里,巴斯隆的故事由已故历史学家安布罗斯采访并由他的儿子休·安布罗斯整理。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百视网关于贝里琉岛战役的电影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

展开全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