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降头的片子, ?(降头方面的电影)

电影91 11 0

先是妹妹旅游南洋,降王认出乃仇人后代,差使蜈蚣群袭,全身被咬伤腐烂而死。那天后怪事接二连三发生,摄制队成员离奇暴毙。屋长为此往见巫师,原来薇中了天蝎降,并误杀屋长。史将蓝袍给薇,因而遭红鬼仔杀害,红鬼仔最后亦被喇嘛制服。胎儿的存活需以活人的精血养活,胎儿出世后,种鬼之人也是精血尽丧,气绝身亡的,所以非有深仇大恨之人,是不会选择这种歹毒自杀的邪术的。

有什么降头的片子, ?(降头方面的电影)-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有什么降头的片子, ?优质回答一,《降头》1975主演:狄龙 Lung Ti Xu Nuo 罗烈 Lieh Lo Lang Jiajie 恬妮 Ni Tien Luo Yin (as Tanny)导演:何梦华 Meng-Hwa Ho此降头并非 邱礼涛的降头而是香港第一部降头...

今天百视网小编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70年代三级经典电影,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有什么降头的片子, ?

优质回答一,《降头》1975

主演:

狄龙 Lung Ti Xu Nuo 罗烈 Lieh Lo Lang Jiajie 恬妮 Ni Tien Luo Yin (as Tanny)

导演:

何梦华 Meng-Hwa Ho

此降头并非 邱礼涛的降头而是香港第一部降头片大家对此比较陌生把。

邱礼涛新片《降头》正在香港热映,由于被电检划为三级片,以至内地影迷暂时无缘看到。也听不少港片迷感叹,难得香港还有人敢拍色情+暴力+恐怖的三级,而且是近年已很少拍的“降头”题材。记得10余年前,三级港片未衰时,就有《艳降》、《南洋十大邪术》、《南洋第一邪降》等“降头片”相继涌现,也曾吸引不少观众。不过,若问及香港影人群起拍摄“降头”这一题材的最早时间,则可追溯到30年前,而开风气之先者,正是与邱礼涛新片同名的邵氏作品——《降头》。

二,《勾魂降头》1976

导演: 何梦华 主演: 狄龙 恬妮 罗烈 本片是降头的 跟风之作 也可说是《将头》的 续篇剧情耗无新意,大玩血腥恶心 , 大搞色情 票房不高 可以说是只让人过了视觉之瘾

三,《油鬼子》1976

导演: 何梦华 主演: 陈萍 谷峰 李修贤 剧情

本片由蔡澜编剧,何梦华导演,乃1976年在洋拍摄的灵异电影。故事描述,沈元(李修贤)得了一幅有特殊功能的神秘图案;按图文指示,就会变成威力无穷的油鬼子;沈元变作油鬼子后,救了心仪女子亦杀了不少坏人。

说此片是 降头片有点牵强 不如说是科幻恐怖片 这是何梦华花巨资打造的 剧情普通有点像英雄就美人的悲剧 只是大玩特技 看见李修贤瞬间变为恶心可怖的油鬼子不禁让人心寒,这片的特技在70年代就是比较高级的了 不足的是剧情过于简单。

三部是何梦华的降头三部曲下面的的是桂治洪的大胆之作

四,《蛊》1981

导演: 桂治洪 主演: 艾飞 黄锦燊 芬妮 本片阐述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使有终不要到处留情否则不会有好报,本片就是这样的讲述了一个男子在泰国留情辜负了女子,于是女子找来巫下其降头最终难逃一死

自从《邪》系列之后,继阳刚暴力的张彻和专拍世情风月的李翰祥之后,自己又多了一个喜欢的导演:桂治洪。桂治洪算是邵氏的异类了,涉猎题材比较广泛,尤以奇情和降头系列最为精彩。此片大可说得上是降头教科书了,介绍了好几种南洋降头邪术,过程祥尽细致,令我不禁又对这种神秘之术多了几分信服感。据香港才子金牌编剧萧若元的《元忆录》暴料,桂治洪当年拍降头片所需的虫、蛹之类的道具,都是自己把一大堆粪便密封于痰罐之中,然后秘藏于邵氏片厂的化妆间几个月而来的,弄得化妆间臭气熏天的,其拍戏认真程度可见一斑。所以看此片时,我想戏中降头师吃虫蛹和喝死婴之类泡的药水是真的,因为实在看不出作假的成分。

五,《蜈蚣咒》1982

导演:李柏龄 主演:苗侨伟 李殿朗 胡仙·哈辛 .

祖先作孽,后人受灾。亚伟因爷爷早年南洋犯错,降王誓要报仇。先是妹妹旅游南洋,降王认出乃仇人后代,差使蜈蚣群袭,全身被咬伤腐烂而死。亚伟赶至亦遭下降,幸得灵牌护身,毒降屡攻不下,降王惟有用美人计,下降亚芝-苗之女友,色诱亚伟,除去灵牌,数万条.

六,《红鬼仔》1983

导演:何永霖 主演:汤镇业 潘丽贤 胡仙·哈辛

电视导演史提芬及主持洛亦薇,往马六甲及马来西亚拍摄红鬼仔搜秘录,传说中的红鬼仔为一侏儒巫师,因修炼邪术被关进石棺,红鬼仔死前曾立上毒咒诅咒擅闯墓地者。拍得石棺片段后,翌日史便回港,并带同原属红鬼仔的金尊佛。薇及摄制队往婆罗洲拍摄长屋,得到屋长热情招待,当晚摄制队成员更经历了当地的试婚风俗。那天后怪事接二连三发生,摄制队成员离奇暴毙。屋长为此往见巫师,原来薇中了天蝎降,并误杀屋长。巫师往问米,得悉薇乃自己外孙女后,不惜牺牲自己替薇洗降。史回港后也迭遇怪事,遂往西藏找喇嘛,喇嘛赠他蓝袍护身,并随史往找薇降魔。史将蓝袍给薇,因而遭红鬼仔杀害,红鬼仔最后亦被喇嘛制服。 本片是在蜈蚣咒获得成功后日光公司拍的昆虫降头片 蜈蚣咒里玩蜈蚣 这里玩蝎子我相信在录影带的年代不少人看过此片。

七,《种鬼》1983

导演: 杨权 主演: 徐少强 玄智慧 欧阳莎菲 说此片是三级片不为过因为1983年还没有分级片种有大量漏点片段(三点尽漏)不禁有卖肉嫌疑。 邵氏电影看的也不算少,导演杨权之名之前还真没听过,也算是自己孤陋寡闻了。所谓“种鬼”,就是降头邪术中的一种,利用活人与死人交配,然后寄种于活人身上,产下一个类似于异形的怪胎,用于复仇之用。胎儿的存活需以活人的精血养活,胎儿出世后,种鬼之人也是精血尽丧,气绝身亡的,所以非有深仇大恨之人,是不会选择这种歹毒自杀的邪术的。抛弃无意义的色情,本片也还算是不错的,种鬼过程详尽细致,恶心场面也不算少,至于特效方面,也不会比六七十年代的欧美恐怖cult片来得差。

八 《魔》1983

本片是《蛊》的续集题材以邪术降头为本,情节令人不寒而栗。清照大师尸身被施‘针降’,不能成金身。陈雄前世为大师孪生兄弟,大师现身着其修道协助抗魔。修道后陈雄被咪咪色诱,破戒下法力尽失。恐布片剧情扣人心弦,以降头作主题,惊吓程度更见具体。 导演: 桂治洪 主演: 高飞 林晓燕 卫嘉文

九《南洋十大邪术》1995

导 演:钱文琦

阿邦、阿江、阿南和Kenny是共患难的好兄弟,一次联袂往泰国旅行,在偶然的机会下,阿邦无意帮助了降头师乃蜜把另一降头师击退,乃蜜并邀请四人回家过宿,而其妹水抹对阿邦情大独钟,要乃蜜对邦下爱情降,谁料竟下错于其余三人身上,弄得水抹羞愤而死,恶梦便从此开始……

邪术,到今天二十一世纪,仍有人深信不疑。其中,更不乏好多匪夷所思的邪术,比如中华苗族的虫,南洋的降头……本片用实际手法向你显现南洋的各种降头邪术,其中包括普遍的针降、活尸降、饿鬼降、爱情降以及几种特殊的降头:胎盘降、交合降等,是降头一类电影中的经典,亦是典范,可与今天邱礼涛的《降头》相较量。

十,《降头》2007

导演: 邱礼涛 主演: 邵美琪 郑浩南 林雪 这个我也不多说了 大家都看过 恶心程度一般 大部分用电脑 比80年代的同类影片的拼命,此片就显得渺小。

这只是精华部分还有很多但粗质滥造除了卖弄色情就是弄假给人只有一种感觉就是 假 ! 如 《毒蛊》1983,《天煞》1985,《猛鬼迫人》1985,《毒咒》1985,《凶咒》1986,《半暹降》1988,《猛鬼咒》1988,还有很多什么〈〈色降〉〉啊 那些靠裸戏来卖票房的片 在1988年电影分级后 降头片无疑就变为三级片。大家看到几部降头片是不是都看到了一个名字 胡仙。哈辛 他是真的巫师 在这几部降头片了都拍巫师

请推荐一些70年代香港的经典电影

优质回答《龙虎斗》

王羽 / 陈星 / 罗烈 / 香港 / 王羽 / 国语

1970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207万,当年香港影坛一哥王羽独立后的一次辉煌,也是王羽首部自导自演的影片,这年12月30日邵氏的最重要功臣邹文怀带大队离开邵氏自组嘉禾,然后挖走了王羽,这部片虽然是王羽自导自演,不过副导演起的作用可能更大,这部片的副导演后来很有名,他叫吴思远……

《唐山大兄》

李小龙 / 田俊 / 衣依 / 香港 / 罗维 (Wei Lo) / Wu Chia Hsiang / 李小龙 (Bruce Lee) / 罗维 (Wei Lo)

1971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319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香港影坛第二位票房一哥而且是国际巨星问世,这也是嘉禾成立后立刻登上冠军宝座的影片,嘉禾和李小龙用最快的时间登上了顶峰

《猛龙过江》

李小龙 / 苗可秀 / 罗礼士 / 香港 / 李小龙 (Bruce Lee) / 李小龙 (Bruce Lee) / 英语

1972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530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这是一部跨年影片,其实这年的第二名影片李小龙主演的另一部《精武门》票房443万,由于在猛龙过江之前放映,也打破了香港有史以来票房纪录,这是嘉禾和李小龙辉煌的一年。这一年还出现了一个奇迹,排名香港票房第28名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竟然在73年进入美国院线,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成为73年全美票房第9名。

《七十二家房客》

胡锦 / 岳华 / 井莉 / 沈殿霞 / 何守信 / 香港 / 楚原 (Yuen Chor) / 楚原 (Yuen Chor)

1973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562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这部影片楚原根据王为一的大陆版本灵机一动加入了很多香港当时的社会现象,在邵氏群星出演的基础上还首次邀请无线ETY(欢乐今宵)的艺员合演,这是唯一一部无突出票房明星主演的冠军影片

《鬼马双星》

许冠文 / 许冠杰 / 许冠英 / 香港 / 许冠文 (Michael Hui) / Lau Tien Tsu / 许冠文 (Michael Hui) / Thomas Tang / 粤语

1974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625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横霸香港影坛的许氏兄弟作品初现江湖,也是香港影坛第三位一哥许冠文首部冠军电影,邵氏捧红的许冠文之前曾将这个剧本交给邵逸夫,希望能和邵氏采分账形式合作拍片,六叔断然拒绝,因此被嘉禾捡到一个宝,从此香港电影进入嘉禾时代,和龙虎斗一样虽然米高是第一次做导演,但是这部片也有一个很有名的副导演:吴宇森……

《crazy money》

乔宏 / 许冠文 / 许冠杰 / 香港 / 许冠文 (Michael Hui) / 许冠文 (Michael Hui)

1975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455万,自鬼马以后,许氏的每一部作品都登上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许冠文也仅次于弟弟许冠杰成为主演香港最顶尖卖座影片第二多的影星

《半斤八两》

许冠文 / 许冠杰 / 许冠英 / 赵雅芝 / 香港 / 许冠文 / 粤语

1976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达到853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也是当时香港票房的一次突进,这部片子不仅是许氏兄弟又一个高峰作品,也是香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一部喜剧,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发钱寒》

吴耀汉 / 许冠英 / 赵雅芝 / 香港 / 吴宇森 (John Woo) / 吴宇森 (John Woo) / 粤语

1977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770万,吴宇森首部作品登上票房冠军,当年没有许氏兄弟作品上映,因此这部类许氏作品成为票房冠军,也是许冠英离开两位兄弟后的唯一一次奇迹。

《卖身契》

许冠文 / 许冠英 / 许冠杰 / 香港 / 许冠文 / 卖身契 / 英语 / 粤语

1978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782万,许氏重来,无人争锋

《笑拳怪招》

香港 / 成龙 (Jackie Chan) / 曾江 (Kenneth Tsang)

1979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票房544万,香港影坛又一位一哥成龙出现,但此时他也只能趁许氏作品的空档才能登上冠军宝座

皆是经典之作

邵氏风月电影(邵氏风月片里的东方风情)

优质回答1982年,根据同名连载专栏改编的《三十年细说从头》上映,导演李翰祥在片中大胆戏说自己从影30载的秘闻趣事。

李翰祥说:「人生如戏,谁的戏都有掌声起落的时候,谁的戏都有落幕的时候。」

作为李翰祥在邵氏拍的「落幕」作品,电影重现了邵氏的黄金时代——虽然猎奇感远甚历史感。

80年代,伴随着李翰祥的辞别,邵氏时代也在走向谢幕。作为香港电影行业的黄埔军校,巅峰时期邵氏发掘的众多导演演员,后来也成了邵氏走向衰落的引子。

胡金铨出走台湾,邹文怀何冠昌成立嘉禾电影,培养出风光一时的李小龙、成龙、张曼玉、洪金宝、陈可辛等顶级巨星和名导,邵氏的光辉日渐暗淡。

70年代邵氏「风月片」的兴起,未尝不是邵氏开始由巅峰走向落寞的转折点。

但如今回看,大概也只有邵氏时代的禁片能称得上「艳情而不色情,风流而不下流」,配得上「风月」二字。

「风月」潮起

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一直要到1988年才得以确立。从那之后,才有了如今人们常识的,囊括色情血腥暴力在内所谓「三级片」的概念。

在那之前,作为港产香艳三级片前身,邵氏风月片其实已经兴盛了好十几年。

邵氏风月片潮流的起点,是1972年上映的风月喜剧《大军阀》。这场合作起始于70年代初李翰祥和邵氏两方的经济困局。

1963年,李翰祥出走台湾成立国联影业。正欲大展宏图,却遭遇金主爸爸陆运涛(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老板)坐飞机在台中丰原神冈失事。

失去靠山的李翰祥后来在票房上接连失利。1971年,创业失败的李翰祥再度返港,开始拍骗术题材小成本电影挣钱。

当时邵氏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吝啬分成,邹文怀何冠昌带着一群邵氏同僚出走,另起炉灶成立嘉禾。之后邵逸夫又走眼错失李小龙。

很快,在嘉禾王牌——李小龙功夫片的重创之下,邵氏开始遭遇严重的生存危机。为拯救危机中的邵氏,邵逸夫主动请回了曾经的摇钱树,开创过一代黄梅调电影热潮的李翰祥。

而李翰祥试水的风月喜剧片《大军阀》,就是回归邵氏后的第一部作品。取材北洋政府时期诸多逸闻趣史,李翰祥打造了经典的军阀大帅庞大虎形象,也捧红了之后20年里香港最重要的喜剧演员——许冠文。

作为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大军阀》的成功,开启了邵氏和香港电影的风月片浪潮,也让邵氏坚定了风月片这条全新的生财之路。

邵氏风月时代

跟执着于电影艺术水准的名导胡金铨相比,同为「文化型」导演出身的李翰祥,却将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的平衡点拿捏得恰到好处。

大约是经历过了创业的失败和市场的毒打,李翰祥后来对电影的商品性质毫不避讳:「电影本身是商品,不是画,不是曲。画和曲可以是非卖品,电影却一定要有市场,要大家来看,要在商业中求艺术,艺术中讲商业,最好双叫——叫好叫座。」

《大军阀》的成功,让邵氏开始打定主意开拍更纯粹的风月片捞钱。在艺术和市场,挣钱与成本之间,李翰祥和邵逸夫也达成了统一意见:「邵先生对我其实不错,我拍了几部风月片赚了钱,他就让我拍大成本《倾国倾城》。」

当年邵氏风月题材多取材于民间曲艺、历史宫廷、《金瓶梅》等传统中国古典文学题材。基于老辈艺术家天生在国学上的存留的底蕴,他们的作品里总会满溢出浓厚的传统风情。

在他的作品里,不管是阳春白雪的历史片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还是下里巴人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影坛》,甚至之后艳情吸睛的风月片《金瓶双艳》、《风月奇谭》,都带有浓郁的东方古典审美。

在邵氏的风月巅峰时代,为贴近东方古典风情的韵味,李翰祥将中国传统民俗、旧时风物、市井风韵和背后的伦理精神都灵活融入了电影作品之中。

譬如,在《金瓶双艳》里,整个布景道具人物服饰,都与小说原著的元明代背景契合。而《鬼叫春》中花家驿的水车茅屋,《风流韵事》中雕栏画栋的西门大宅,都洋溢着如同国画般的古典美。

李翰祥通过对场景细节的追求,烘托氛围塑造真实感,重现传统故事里的古典意境。又将故事中人物个性进行重塑,以更贴近七八十年代观众的伦理观念。

譬如,在《金瓶双艳》里,李翰祥就着意淡化了女性的负面形象,略去了原著中某些语言粗俗,强化了他们的悲剧命运和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保留了作品本身的训诫意识。

邵氏的票房春药

邵氏风月片繁荣的70年代,也正是西方「性解放」意识兴起,香港电影开始从「注重社会教谕」向「追求感官刺激」的转型阶段。

在李小龙、洪金宝、成龙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功夫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七十年代,邵氏风月片的大行其道,拯救了当年风雨飘摇的邵氏电影。

李翰祥和邵氏这场合作延续12年,产出电影30多部,其中20多部都是风月片,包括经典的《风月奇谭》、《北地胭脂》、《风流韵事》、《金瓶双艳》等等。

除了李翰祥,当年楚原导演的《爱奴》、后期方令正的《唐朝豪放女》,陈安琪的《花姐时代》,都是邵氏风月题材的优质作品。

但随着邵逸夫开始退出电影管理,邵氏继任者越发缺乏长远眼光,注重短期利益。就如同《三十年细说从头》里拍的,同一个摄影棚同一条街,三部电影同时开拍互相撞车,一条街道恨不得拍20次,如何能不出烂片?

将「风月」和吸睛噱头当作票房春药,迟早就会如纵欲过度的西门庆一般掏空根本。

此后,80年代港产三级片开始完全抛弃文化内涵,追求猎奇吸睛和情色噱头。香艳三级片离「风月」二字越来越远,越来越注重单刀直入的感官刺激,也越来越金玉其外。

以至于作为「风月片」代表的李翰祥都不得不出来说:

「真正写性要骚在骨子里,大家脱光便不性感。性开放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日本都有很多真人表演,大家见怪不怪。反而收得越紧,人就越好奇。所以拍风月片首重含蓄。」

但「风月」题材毕竟在传统伦理观中难登大雅之堂,拿「风月片」谈文化情感听起来也有些违和。何况在那个商业社会下灯红酒绿的香港,非要电影来肩负什么文化使命也是为难。

有情有性,精致唯美的邵氏风月片时代,毕竟是要落幕了。

- THE END -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70年代三级经典电影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百视网的其他内容。

展开全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