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 123分钟
- 剧情,喜剧,爱情
- 0000-00-00上映
- 导演:约翰·马登
- 编剧:马克·诺曼 / 汤姆·斯托帕德
- 制作人:爱德华·兹威克 / 马克·诺曼
-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杰弗里·拉什 / 朱迪·丹奇 / 汤姆·威尔金森 / 科林·费尔斯 / 本·阿弗莱克 / 鲁伯特·艾弗雷特
- 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 对白语言:英语
- 版本:2D
- 评分:73
剧情简介
1998年12月3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以莎士比亚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引线,讲述了一代文豪莎士比亚的的人物轶事及其浪漫的爱情史,并点出其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因及过程。
1593年的夏天,伦敦剧场界的闪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亚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他失去写作的灵感,那是伊丽莎白一世的时代,充满多彩多姿的娱乐和趣事,伟大的莎翁却江郎才尽,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不管剧场老板和债主给他多大的压力,他就是没有创作下一出戏的灵感和动力,这出戏叫作《罗密欧与海盗之女桃丝》。
可是莎翁的运气没那么好,虽然他下笔如神,可是他却得面对薇奥拉必须嫁给魏瑟爵士的残酷事实。
在一场身份混淆,错综复杂的乌龙闹剧中,大吃干醋的丈夫和老婆的情人决斗,私定终身的情侣偷偷调情,而年轻的莎翁不但得为他的剧本想出完美的结局,也得为他自己的爱情找到快乐的结局。
莎士比亚需要一名女神激发他的灵感,没想到现实生活竟然反映他的创作,他爱上一个女孩,并将他带入他自己写的戏剧之中。
一位名叫薇奥拉的小姐不顾当时女人不能粉墨登场的禁令,假扮成男人,前去剧场为莎士比亚试演,不过年轻的莎翁很快就发现她是女人,他们俩立刻坠入爱河,这时候莎翁的灵感如泉涌,将他们的爱情付诸成文字,薇拉成为他生命中的茱丽叶,而他这个罗密欧也找到生存的意义。
花絮
1、在影片开头为英国女王上演的剧目是《维罗纳两绅士》(Two Gentlemen of Verona)。2、在片中扮演伊丽莎白女王的朱迪·丹奇非常喜欢片中玫瑰剧院的全尺寸布景,影片杀青后,米拉麦克斯将整座布景送给丹奇。
3、1992年12月3日,朱莉娅·罗伯茨曾是扮演维奥拉的最初人选,她曾飞赴英国力劝丹尼尔·戴-刘易斯担纲扮演莎士比亚,可后者因要出演《因父之名》而予以回绝,于是环球影业放弃了本片的拍摄计划。
4、制片方曾考虑由肯尼思·布拉纳、朱迪·福斯特、梅格·瑞恩和薇诺娜·瑞德主演本片。
5、由于试映时观众对影片结尾褒贬不一,所以制片方在1998年11月重拍了莎士比亚与维奥拉的最后场景。
6、在拍摄延误期间,肯尼思·布拉纳和凯文·雷诺兹都曾有望执导本片。
7、在《泰坦尼克号》大获成功之后,凯特·温斯莱特曾拒绝扮演片中维奥拉。
8、朱迪·丹奇凭本片摘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而她的出场时间只有短短8分钟,在她之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的最短出镜纪录是6分钟,获奖者是出演1976年《电视台风云》的比阿特丽斯·斯特雷特。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获奖类别 | 接收方 | 结果 |
---|---|---|---|---|
1999 |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哈维·韦恩斯坦 | 获奖 |
最佳影片 | 爱德华·兹威克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朱迪·丹奇 | 获奖 | ||
最佳女主角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David Parfitt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马克·诺曼 | 获奖 | ||
最佳原创剧本 | 马克·诺曼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Donna Gigliotti | 获奖 | ||
最佳原创配乐(音乐/喜剧类) | 斯蒂芬·沃贝克 | 获奖 | ||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Jill Quertier | 获奖 | ||
最佳艺术指导-布景 | 马丁·柴尔斯 | 获奖 | ||
最佳原创剧本 | 汤姆·斯托帕德 | 获奖 | ||
最佳服装设计 | 桑迪·鲍威尔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David Gamble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杰弗里·拉什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约翰·麦登 | 提名 | ||
最佳音响 | Peter Glossop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Richard Greatrex | 提名 | ||
最佳化妆 | Lisa Westcott | 提名 | ||
最佳化妆 | Veronica McAleer | 提名 | ||
最佳音响 | Robin O'Donoghue | 提名 | ||
最佳音响 | Dominic Lester | 提名 | ||
1999 | 金球奖(Golden Globe) | 最佳女主角(喜剧/音乐类)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获奖 |
最佳编剧 | 汤姆·斯托帕德 | 获奖 | ||
最佳编剧 | 马克·诺曼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杰弗里·拉什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朱迪·丹奇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约翰·麦登 | 提名 | ||
1999 | 柏林国际电影节 | 最佳编剧 | 马克·诺曼 | 获奖 |
最佳编剧 | 汤姆·斯托帕德 | 获奖 | ||
金熊奖 | 约翰·麦登 | 提名 | ||
1999 | 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哈维·韦恩斯坦 | 获奖 |
最佳影片 | 爱德华·兹威克 | 获奖 | ||
最佳剪辑 | David Gamble | 获奖 | ||
最佳女配角 | 朱迪·丹奇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马克·诺曼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David Parfitt | 获奖 | ||
最佳影片 | Donna Gigliotti | 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汤姆·威尔金森 | 提名 | ||
最佳原创剧本 | 汤姆·斯托帕德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杰弗里·拉什 | 提名 | ||
最佳音响 | John Downer | 提名 | ||
最佳男主角 | 约瑟夫·费因斯 | 提名 | ||
David Lean导演奖 | 约翰·麦登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Richard Greatrex | 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 | 桑迪·鲍威尔 | 提名 | ||
最佳美术设计 | 马丁·柴尔斯 | 提名 | ||
199 | MTV电影奖 | 最佳银幕亲吻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获奖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约瑟夫·费因斯 | 获奖 | ||
最佳突破男演员 | 约瑟夫·费因斯 | 提名 | ||
最佳女演员表演奖 | 格温妮斯·帕特洛 | 提名 | ||
注:由于版面篇幅有限,部分编剧工会奖以及影评人协会的奖项暂未标注,详情参考资料。 |
海报剧照
真实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