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彪佳(祁彪佳传)

电影91 52 0

祁彪佳(祁彪佳传)-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姓名:祁彪佳
基础介绍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宏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浙江山阴人,明末散文家、戏曲家。祁彪佳少年早发,聪慧过人。十六岁中院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第一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不足十七岁中浙江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不足二十一岁即中三甲进士。然而仕途坎坷,一生三起三落。天启三年(1630年)任福建兴化府推官,崇祯四年(1631年)任福建道御史,崇祯六年(1633年)任苏松巡按御史,崇祯十五年(1642年)掌河南道,崇祯十七年(1644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他力图挽救南明危局,为人所梗,心灰意冷辞官回到杭州。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底,清廷欲招祁彪佳为官。祁彪佳不为所动,于弘光元年闰六月六日(1645年7月28日)自沉湖中,以死明其志。隆武帝赠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谥忠敏。祁彪佳著有《远山堂剧品曲品》《远山堂诗集》《祁忠敏公日记》等。《剧品》收杂剧剧目242种,是明代著录名人杂剧的惟一专书。《曲品》收传奇剧目467种。其中有明清同类著述中未见著录的戏曲曲目295种。两部曲目增录了许多重要戏曲作家的作品,并改订了以前曲目的错误。[1-4](概述内图片来源自绍兴博物馆)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主要影响历史评价轶事典故人际关系主要作品后世纪念史料索引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

本名:祁彪佳

字:虎子,幼文,宏吉

号:世培,远山堂主人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阴(今属浙江绍兴)梅墅村

出生日期:1603年1月3日(万历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寅时)

逝世日期:弘光元年闰六月六日(1645年7月28日)

主要作品:《远山堂曲品剧品》《远山堂诗集》《祁忠敏公日记》等

主要成就:明代主要的曲剧品评家

谥号:忠敏

官职:苏松巡抚右佥都御史

人物生平

万历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603年1月3日)寅时,祁彪佳生于山阴之梅墅。其父祁承爜时年四十岁,祁彪佳为其第四子。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父亲祁承爜在外,祁彪佳养于梅墅。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祁彪佳的父亲祁承爜中进士。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祁彪佳的父亲任宁国县令,祁彪佳随父亲上任,并在县署中成长。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冬,祁彪佳的父亲入京待选,母亲王氏带祁彪佳回梅墅。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祁彪佳的父亲调任苏州长洲县令。夏,到父亲的官署与他团聚。祁彪佳只用十日就能记诵古代帝王名,从盘古氏到三代。同年,祁彪佳断仆婢偷吃鸡蛋案,当时祁彪佳年仅六岁,被人称为神童。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祁彪佳在父亲的官署读书,祁承爜的同僚出了一个对子,祁彪佳答的非常工整,且又机智,被人称颂。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冬,祁彪佳的父亲再次入南京待选,祁彪佳随母亲王氏回梅墅。

万历三十八年(

主要影响

祁彪佳在政治思想主张是:务实求真,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晚明内忧外患,朝廷党争倾轧,国家已经破败不堪,此前一度流行的王学已经不合时代要求。于是经世思潮便应运而生。而晚明大儒刘宗周力纠王学末流不切实际,空谈误国,大力提倡实学。而刘宗周正是祁彪佳的老师,所以祁彪佳深受其影响。刘宗周因此发起了证人社,而祁彪佳是证人社的成员。多次参加证人社的活动与心学中人辨论。因此祁彪佳思想上追求为国为民,济世救民的热念,并以此为自己的为官准绳。具体表现在他上《陈民间十四大苦疏》。

对广大民众,他也主张赏罚并举,关心民众,鼓励守法,其中有《赏罚劝疏》《备察群情疏》《合筹天下全局疏》《陈三大弊政疏》等,显示他对社会危机的认识,并提出解决的方案。祁彪佳的务实,经世不仅仅是上书,更重要的是他不管在朝在野都把它们落到实处。他通过讲学、设义仓、开药局、制定乡规民约、参与赈济民众来践行他的政治主张。

崇祯十三、四

历史评价

明代张岱的《石匮后书集》称:嗟呼,祁中丞之死,而名之曰忠,则可及也,名之曰敏,则不可及也。盖处中丞之地,无一可死,乃时事至此,万不可为,明眼人视之,除却一死,别无他法。中丞乃乘便即行,计不旋踵。凡中丞之忠孝节义,皆中丞之聪明知慧所仓皇而急就之者也……祁世培,则知者利仁也……当不以余言为妄矣。

明代张岱的《石匮后书集》又称:庚辰辛巳越中荐饥,彪佳与刘宗周分区赈米,设厂赈粥,病者药之,死者埋之。深山穷谷,无不亲历,有道济录行世。

明代祁彪佳妻商景兰《锦囊集》收《悼亡》诗二律:公自垂千古,吾犹恋一生。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凤凰何处散,琴断楚江声。自古悲荀息,于今吊屈平。皂囊百岁恨,青简一朝名。碧血终难化,长号拟堕城。

明代王茂远《柳潭遗集·为义兴军祭殉难祁中丞公彪佳文》:呜呼,当天地迍邅之日,属宗枋板荡之秋。洫血无戈,盟心有剑。留千秋之高碣,轻一死于清流

轶事典故

祁彪佳以藏书方法为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八求搂”。“八求”即宋代藏书家郑樵所总结的求书八法:“一即类以求,二旁类以求,三因地以求,四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因人以求,八因代以求。

祁彪佳的母亲王太夫人喜欢吃鸡蛋,膳房每天都要给她准备。有一次鸡蛋被偷吃了,身边的丫环又都不肯认,管事的便和她们争执起来。祁彪佳说,你们不用争辩了,我来还你们一个清白。就让人端来一盆清水,让丫环逐一用清水漱口,偷吃鸡蛋的吐出来满口是蛋黄。这一年,祁彪佳才六岁。

七岁那年,祁彪佳在时任苏州知县的父亲的官署内读书,祁承爜的同僚们对他的学问感到非常吃惊,想要找个机会难难他。一次,碰巧祁彪佳爬在衙门的桂花树上下不来。有人就想了一个法子,让祁彪佳以“猢狲上树”即兴对对子,对上就把他抱下来。祁彪佳对曰:“飞龙在天”,答得非常工整,又大气磅薄。

人际关系

祁氏得姓于晋大夫祁奚。先祖原居于陕西韩城县,宋建炎年中先祖祁安禄避战乱南渡到绍兴,祁氏始居于梅市,后人散居在福严诸村。从宋代至元末的祁氏先祖名多散佚,其后代以明代温泉公祁茂兴(祁安禄十世孙)为迁居梅市第一代祖。二代祖祁安(另有祁子安一说)。三代祖祁纪。四代祖祁福,字天赐,号直庵,天顺二年岁贡生,任龙溪县教谕,后任重庆教授。五代祖祁司员,字宗规,号梅川,成化十四年进士官至池州知府。六世祖闇斋公祁锦,字尚絅,邑庠生,后以子贵赠中宪大夫、贵州按察司副使。

曾祖:祁清,字子扬,号蒙泉,祁锦之子,嘉靖庚子(1540年)举人、丁未(1547年)进士,后任陕西右布政使。有四子,长子祁汝东,次子祁汝懋,三子祁汝森,四子祁汝杰。

曾祖母:金氏。

祖父:祁汝森,字肃卿,号秋宇,国子监生,以子贵获赠中宪大夫河南按察司副使。长子祁承爜,次子祁承勋。

祖母:沈氏。

伯叔祖:祁汝东,字震卿,隆庆丁卯(1567年)举人,两淮转运使

主要作品

祁彪佳存世著作总计有32种,大部分藏于北京图书馆,少量藏于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其中稿本九种,明末抄本十九种,明刻本两种,清抄本两种,清刻本一种,另外有普通古本两种,一为清刻本,一为民国铅印本。

《远山堂曲品剧品》收录曲四百三十六种,共分五个等级。收录剧二百四十二种,分为六个等级。

祁彪佳创作《全节记》《玉节记》。

祁彪佳改编《鱼儿佛》。

《寓山注》为寓园各处亭台所作评注,共由四十八篇组成。有《水明廊》《读易居》《踏香堤》《太古亭》《志归斋》《听者轩》《四负堂》等

《越中园亭记》是祁彪佳遍游越中地区二百七十余座亭、台、圃、馆、园,为每处景致所作短文。

《远山堂诗集》是祁彪佳之子祁理孙、祁班孙根据祁彪佳留存诗稿编辑而成。

《寓山志》是祁彪佳收录友人的文章、题咏、词等。

《寓山续志》则收录了张溥、曹学佺、徐如瀚等人的二百余首寓山题诗。

《寓山十六景词》则是以寓山内八景、外八景为主题进行的词创作,共有三十一人

后世纪念

8

祁彪佳的故居现主要集中于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梅墅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一场意外大火,把祁彪佳“都察府第”大宅毁灭干净,明代祁彪佳遗存建筑之物已十分稀少,现存只有零丁遗迹可寻。

梅源桥,为纪念梅福,故名。始由祁氏先祖出资建造,桥北岸,原为祁氏宗祠,毁于1956年台风,现无迹可寻。

此河称“商漕江”,由祁彪佳妻子商景兰父亲商周祚出资疏浚,作为结婚时陪嫁品。

祁彪佳宅邸唯一遗留建筑,此五间打埭故宅,现在属钱姓所有。是祁彪佳的儿子祁理孙为筹措银两,出资给鲁王作抗清之用而绝卖之物

四板石肖墙建筑物,是明代江南祁家著名藏书楼“澹生堂”旧遗建筑物。

根据祁彪佳的好友王思任记录,祁彪佳于弘光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46年2月9日)葬于绍兴南的亭山之南面(现绍兴市越城区亭山乡梅墅祁家山)。于1981年被绍兴市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1995年发行纪念祁彪佳逝世350周年纪念封。

史料索引

9

《祁忠敏公年谱》(由祁彪佳的儿子祁班孙邀请祁彪佳的好友王思任编撰,清代道光年间梁廷相等人校正后面世

《明史》祁彪佳传

《明季南略》两篇

《祁忠惠公遗集》

《惜阴堂汇刻明词提要》祁彪佳篇

《祁彪佳集》

《罪惟录·致命诸臣列传》祁彪佳传

《明末忠烈纪实·殉国传》祁彪佳篇

艺术形象

10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活在晚明》

贼道三痴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网络原著名《雅骚》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蒋星煜

上海人民出版社

《随园诗话补遗》

袁枚

凤凰出版社

《名士》

周榆华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上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后一篇了

下一篇文佳煐有望出演新剧《鲸鱼星》女主角 合作崔宇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