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孙立人将军活埋日军战俘违犯公约)

电影91 10 0

孙立(孙立人将军活埋日军战俘违犯公约)-第1张图片-九妖电影  姓名:孙立  籍贯:琼州(今海南)
基础介绍

孙立,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原是登州兵马提辖,绰号“病尉迟”。后在在弟弟孙新、弟妇顾大嫂的劝告下,为救解珍、解宝兄弟,众人联手劫了牢狱,救出了解家兄弟。又与梁山里应外合,打破祝家庄。梁山大聚义后,一百零八将之一,孙立排梁山第三十九位,上应地勇星。后跟随梁山南征北战。征方腊后,孙立与孙新、顾大嫂皆幸存,仍归登州。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经历出处考证人物外貌人物评价排名争议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立

别名:孙提辖

民族:汉族

籍贯:琼州(今海南)

主要成就:三十回合战平呼延灼生擒石秀杀寇镇远

梁山职务: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

坐骑:乌骓马

绰号:病尉迟

出场回目:第49回

上山回目:第49回

排名:39

星号:地勇星

师兄:栾廷玉

亲人: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等

所处时代:宋代

人物经历

人物出身

孙立,琼州(今海南岛)人士,身高八尺,功夫了得,使一支长枪及一竹节钢鞭,骑坐乌骓马,人称“病尉迟”,是“小尉迟”孙新的兄长。妻子姓乐,通称“乐大娘子”,是铁叫子乐和的亲姊。

解救二解

孙立弟妹顾大嫂的两位表弟解珍、解宝兄弟被毛太公、毛仲义、包吉等人陷害下狱,被骗至孙氏夫妇的黑店中,不得已,孙立答应援救二解。

卧底祝家庄

孙立等人劫了大牢,救出了受陷害的解珍、解宝兄弟,并一起投奔梁山泊。

孙立得知梁山人马正因攻打祝家庄不利而烦恼,而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正是自己的同门师兄,便打着登州兵马提辖的旗号进入祝家庄作卧底。最终他与梁山人马里应外合,攻破了祝家庄。

梁山大聚义

大聚义时孙立排梁山第三十九位,星号为地勇星,梁山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二名。

梁山受招安后,孙立随宋江南征北战,立下较多战功。

征辽

征辽时,孙立大战寇镇远,将其击杀,是书中最精彩的单挑情节之一,并且此战让辽军无主,宋军大纵三军追杀辽军。

征田虎

出处考证

孙立在《水浒传》中虽被列于“七十二地煞”,但其名字却属最早出现于水浒一百单八将的雏形“宋江三十六人”名单之俦。根据被认为是《水浒传》蓝本的《大宋宣和遗事》所记载的三十六人“天书”名单内,“病尉迟孙立”便列于第二十四位,而且有其相关故事(书中孙立与杨志等人同为宋朝的指挥使,一次杨志约了孙立,但久等不至,盘缠用尽,被迫卖刀,更发生杀人事件;后来孙立为救友人,会同李进义等人劫牢落草);罗烨所著《醉翁谈录》卷一中,录有“石头孙立”一种公案类话本;宋代周密所著《癸辛杂识》载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孙立亦列其中,排列第九,赞诗为“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可见“病尉迟孙立”此名,在《水浒传》人物的各种来源中,都是稳定而常驻的。然而在“水浒故事”的流传及变易间,孙立的地位不知因何缘故逐渐被排后,在《水浒传》中更被列入副将的阶层。

此外,宋代小说集《青琐高议》中,有《孙立为王氏报冤》一篇,

人物外貌

以下为书中外貌描写:

孙提辖下了马入门来,端的好条大汉,淡黄面皮,落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射得硬弓,骑得劣马,使一管长枪,腕上悬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人见了,望风而降。

病尉迟孙立是交角铁幞头,大红罗抹额,百花点翠皂罗袍,乌油戗金甲,骑一匹乌骓马,使一条竹节虎眼鞭,赛过尉迟恭。

人物评价

120回本:

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

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

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

军中显姓名,病尉迟孙立。

115回本:

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

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

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

军班显姓名,尉迟是孙立。

他人评价

孙新道:“我的亲哥哥现做本州军马提辖,如今登州只有他一个了得。几番草寇临城,都是他杀散了,到处闻名……。”

栾廷玉:“我这个贤弟孙立,绰号病尉迟,任登州兵马提辖。”

寇镇远:“这厮卖弄弓箭!……你只躲的我箭,须躲不的我枪。”

金圣叹:是尉迟……写出好汉。

袁无涯:披挂装点,有气色,又插马一句,更生色。

余象斗:观此段孙立假捉石秀,使其军心无疑,行计者不可不知此行矣。

此功深出于孙立等,可谓良智,首功亦可取。

排名争议

《水浒传》的梁山好汉排名,虽然书中写明是依据“天降石碣”,但从明代开始就不断有人质疑,认为其实际上是宋江、吴用等人制造的一个骗局,排名实际上是经过了能力、出身、关系等方面的考虑才定下的。其中孙立的排名,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持质疑态度的人认为:孙立武力不弱,又是从登州上山的八人中实际的首领,却排在了地煞,低于同样是登州八人之中的解珍、解宝;而且孙立在《水浒传》之前的各种水浒相关作品中都在“宋江三十六人”范围内,而同样在此范围内的大部分人在《水浒传》中都位列天罡。其中原因可能是因为孙立曾“出卖”师兄弟栾廷玉,以及为了削弱登州势力而被“打压”。这类观点在《荡寇志》等水浒衍生小说中也有体现。但也有观点认为上述说法脱离了原著思路,纯属无稽之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