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票房方面获得数亿台币的空前成功、同时也获得不少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结果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自制电影。《海角七号》同时也成为战后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及台湾影史最卖座影片的第二名。这得益于香港功夫电影的影响,以及台湾电影业的崛起。这些影片主要是在台湾戒严时期,以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弘扬民族精神等主题为主。
今天百视网小编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台湾电影发展史,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电影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答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
1〉电影技术发明期(1832—1895)。
2〉无声电影时期(1895—1927)。
3〉成熟期(1927—1945)。
4〉发展期(1945—80年代末)。
5〉电影新时期(90年代—)。
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
2010-2018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虽然总体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呈波动变化。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数据,2017年,在中国电影市场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电影票房收入为405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了4.4%,增速较2015年有明显提升;但2018年,尽管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再创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台湾电影的解严时期
答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随著社会经济泡沫及言论自由的达成,让导演为主导的台湾电影,将电影触角伸向过去禁忌题材,并回顾与探讨台湾近现代社会、历史与个人记忆。这阶段代表作有《刀瘟》、《香蕉天堂》、《童党万岁》、《牿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湾的莫过于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员经历台湾光复、二二八事件、及台湾光复初期的历程,具体而微地反映台湾人的历史经验,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荣获金狮奖,使侯孝贤成为国际瞩目的知名导演。之后几年,台湾电影于世界各地大小影展获得不少得奖纪录,这使得主管电影业务的“新闻局”自1990年开始,透过电影辅导金来支持艺术电影的制作。
在票房方面获得数亿台币的空前成功、同时也获得不少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结果让台湾观众开始重新关注台湾自制电影。随着《海角七号》热卖,片商与观众均对台湾电影重拾信心,多部电影亦搭上顺风车取得不错的票房,如《囧男孩》、《九降风》、《花吃了那女孩》等等。《海角七号》同时也成为战后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片及台湾影史最卖座影片的第二名。
进入21世纪,台湾电影人在选角、摄制等方面更多的走出岛外,改编自台湾女演员刘若英的作品《我想跟你走》的其中一篇短篇小说《Happy Birthday》,刘若英本人并担任主角。
在70年代台湾最卖座的影片主要是什么类型
答在70年代,台湾最卖座的影片主要是功夫片和武打片。这得益于香港功夫电影的影响,以及台湾电影业的崛起。在70年代初,香港的功夫电影开始在台湾掀起热潮,这促进了台湾电影业的发展。张彻导演在卲氏公司的支持下,于1974年率领奇子弟兵姜大卫、狄龙等来台成立的长弓公司,也成为了当时台湾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70年代中期之后,台湾电影还经历了一段"政治宣传片"时期,比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岭》《战地英豪》《女兵日记》《八百壮士》《梅花》《笕桥英烈传》《望春风》《香火》《黄埔军魂》《成功岭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双十》《血战大二胆》等影片。这些影片主要是在台湾戒严时期,以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弘扬民族精神等主题为主。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台湾电影的主要发展阶段,百视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